2025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
更高、更安静、更保暖、日照<a href="https://www.wfpxw.com" target="_blank" 威廉希尔target=_blank>威廉希尔更多、上下更便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5月1日起实施,对新建住宅一系列指标明确了底线要求。
5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为“好房子”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这较原先标准提升了20厘米。
与此同时,从冬季保暖、夏季隔热以及建筑通风三方面对住宅建筑提出基本性能要求。
此外,《规范》针对适老化设计有全面要求,如卫生间便器和洗浴器旁应设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提高户门、卧室门、厨房门和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要求,方便搀扶老年人进出,或乘坐轮椅进出等。
在项目设计阶段,数字化审图系统替代了传统纸质流程,通过智能算法筛查设计漏洞;施工中,“关键工序举牌验收”制度要求责任人在每个节点拍照存档,隐蔽工程则需要全程影像追溯。
2024年起,根据《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和业主查验管理办法》,所有新建住宅项目必须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分户验收结果进行比对复核。在项目竣工验收前,业主可分批查验房屋,问题台账直接关联整改期限。这种“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双轨机制,让质量监管从封闭走向了透明化。
自《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后,保障房项目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召开保障性住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时,评审专家也会围绕“好房子”标准对项目提出完善意见,在项目造价、使用功能、居住体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兼顾,确保百姓“住得安心、放心、舒心”。